2023-04-11 11:43:02 来源:南通网
(资料图)
近日,由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推出的新互动节目“盛唐密盒”表演火爆出圈。两位身着古装的演员,分别扮演“房玄龄”和“杜如晦”,出题与游客进行互动,俏皮提问和爆梗回答引得台下观众爆笑连连,引发广泛热议。
前有“不倒翁小姐姐”的“一眼万年”,后有“诗仙李白对诗就送肉夹馍”,再到如今“房谋杜断”的笑声不断,再算上“石头哥”“悬浮兵马俑”等,大唐不夜城从2018年开街到如今的数年间,已贡献出不少颇具话题性的互动和表演。探究走红的原因,不难得出结论,通过时下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专业的表演、幽默的谈吐糅合在一起,古今融合、寓教于乐,令线下游客、线上网友耳目一新,成功激活了“流量密码”。这种“熟悉”与“陌生”的反差,也成为许多人重温传统文化经典的起点。
悠久而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骄傲。从历史典故到诗词歌赋,从加减乘除到脑筋急转弯……“盛唐密盒”潮流是当下的风景,传统是千年的潮流。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以新颖的形式、时尚的形象、有趣的表达点燃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兴起于明宣德年间的掐丝珐琅,被缩小成手机壳上的时尚纹样;苗族姑娘的刺绣,绣在了年轻人的T恤、背包上;秦腔、昆曲、侗族大歌之妙音响彻南北……当这些传统文化打破了千篇一律的传播方式,以意料不到的方式展现于眼前,激发了每个人对传统文化那份深埋于心的热爱与向往。事实证明,优秀传统文化有其独特魅力,只要把准时代脉搏,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能迸发出无限生机与新的活力。
优秀传统文化如同深藏在历史街巷的“美酒”,单纯依靠“酒香”很难引人注意,要充分运用现代数字技术,让它们走进民众心里,与人产生情感共鸣。“盛唐密盒”得以走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线上流量的井喷。当下,借助于互联网、大数据、VR/AR等前沿新型技术,优秀传统文化也迎来了新的机会。故宫窗花纹样在屏幕上旋转飘动、敦煌的飞天从壁画里“飞”出来、文献记载的“沙飞船”行驶在“光影”大运河上、儿童动画电影《疯了!桂宝之三星夺宝》、河南卫视“奇妙游”系列、层出不穷个性十足的文创APP……我们无需“穿越”过去,即可感知历史;无需亲临,便可“e”览无余。让中华文化本身“活起来”,跟大众的连接“活起来”,既提高了文物资源的利用率,又以便捷方式走近大众,增强了文化的魅力。
“盛唐密盒”火出圈,一方面,提醒我们要创新形式;另一方面,也在提醒我们,在新时代的娱乐市场中,需要更加注重娱乐的文化内核。文化的生命力是持久而强大的,依托于文化内核,现代的文艺表现形式可以流露出厚重的历史韵味;反之,文化的生命力是持久而强大的,依托于文化内核,现代的文艺表现形式可以流露出厚重的历史韵味。“盛唐密盒”爆火,归根结底是其在传统文化节目的设计上,不媚俗、不迎合、不作秀,因东方气韵而打动人心,让观众既沉醉于文化节目所呈现的外在美,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内在精神滋养。可见,我们要保护好、继承好、发扬好优秀中华传统文化,要创作用心、创意对路,还要多传播符合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优秀作品,以此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创造力。
“好风凭借力”,让“文化老树”长出茂盛新枝。在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和新形式的进程中,我们一定会拥有更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更辽阔的精神未来。(王珩)
[编辑:季肖寒]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