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短讯!谁才是西北非霸主?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为何有90%边境未划定?

2023-03-22 22:50:18     来源:桃烟读史

2021年8月24日,北非国家阿尔及利亚外交部宣布,与邻国摩洛哥断绝外交关系。

此消息一出,就如一颗投进平静湖面的石头,瞬间掀起了波澜。


(相关资料图)

彼时,疫情使得整个世界都按下暂停键,这也导致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的和平又延续了短暂的时间。

但随着阿尔及利亚的宣言,意味着两国关系再度恶化。

这时候,不了解两国关系的人们也开始将目光聚焦在了西北非。

谁是西北非霸主?这是人们了解之后的第一个问题。

而第二个问题则是,为什么两国之间的边境,时至今日仍有90%没有划定?

要了解这两个问题,还是需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讲。

北非马格里布地区、历史上的大摩洛哥

非洲,尤其是北非,是人类起源地之一——这里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人烟出没。

北非的环境并不像我国黄河流域或者长江流域,有着河流灌溉,成为人类居住地的保障。

北非的水源稀少,只能以游牧为生,而当时在今摩洛哥境内的游牧民族,就是柏柏尔人。

柏柏尔人在历史上有过辉煌的历史,但这里距离阿拉伯地区与欧洲地区过近,导致先后遭到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征服。

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奥克巴·本·纳菲厄,率领部队征服了马格里布地区,其中就包括摩洛哥所在的地区。

在阿拉伯伊斯兰教的宣传下,柏柏尔人皈依安拉,成为伊斯兰国家。

阿拉伯帝国的统治下,柏柏尔人的文明得到快速提升,并很快形成具有自己文化特色的文明。

后来,摩洛哥的柏柏尔人在阿拉伯帝国衰亡后,在这里建立一个叫穆拉比特王国。

该王国统辖下,如今的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马里、阿尔及利亚西部地区和摩洛哥,都是其中之一。

这就是历史上的大摩洛哥,也是如今摩洛哥频频提出恢复历史摩洛哥属地的重要依据。

这个地区的文明并不统一,大家虽然是马格里布地区的人民,但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并不强。

因此,不断有各种独立王朝在此地爆发,阿尔及利亚前身特莱姆森王国、突尼斯前身哈夫斯王朝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而在马格里布地区独立王朝不断更迭的过程中,土耳其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崛起,并很快征服埃及,将疆域延伸到了北非。

在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下,摩洛哥政权实际上丧失了东北非的统治权。

面对奥斯曼帝国强大的武力,摩洛哥同意了奥斯曼帝国代阿尔及利亚划定的地中海沿岸一小段边境线。

再往南,则因为是撒哈拉沙漠地带,并没有划定边界,这也为日后两国之间的边境不确定奠定基础。

欧洲入侵、殖民地的建立

公元16世纪,随着欧洲航海运动的开展,欧洲列强之一的葡萄牙、西班牙进入了马格里布地区。

西班牙一路从西撒哈拉到布兰克角,再到波哈多角沿海一带,将摩洛哥一分为二。

紧接着,欧洲国家就开始了对非洲的瓜分行动。

公元1830年,法国以“大使被打”为由,派遣军队进入阿尔及利亚地区,并很快取得军事上的胜利——阿尔及利亚从此进入被殖民时期。

摩洛哥对法国的入侵极为忌惮,在法国军队面前,摩洛哥也很快败下阵来。

当时的法国一门心思都在阿尔及利亚身上,虽然打败了摩洛哥,但并没有正当理由对摩洛哥进行殖民。

于是,双方展开谈判,他们沿用了曾经摩洛哥与奥斯曼帝国划定的边界线,只做了细微修改。

这也导致了摩洛哥之后的疆域不断被蚕食。

双方边境线发展到今天竟然有90%未划定。

法国殖民者俨然将阿尔及利亚视为自己的“海外省”,他们在这里建立政府,进行移民,最高峰时法国人就占据了阿尔及利亚人十分之一。

紧接着,法国也没有停下殖民的步伐,他们利用与摩洛哥边境线南段的模糊,派遣军队进入撒哈拉沙漠,并不断往西推进。

在强大的法国面前,北非其他小国相继宣布臣服,成为“被保护国”。

摩洛哥的实力稍强,因此暂时保持独立地位。

但在法国的入侵步伐下,撒哈拉沙漠中许多游牧民族都投靠法国,这也意味着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之间的边境线越来越往西移。

1900年,摩洛哥也明白了法国人的意图,于是提出完善两国边界。

双方在此后两年相继签订协定,但法国还是留了心眼,并没有明确划定边界,只是提出设立哨所和关卡。

到了1912年,非洲大陆基本被欧洲各国瓜分完毕,只剩下摩洛哥还保持着名义上的独立。

这很快引起了英、法、德等国的注意。

很快,三国就爆发了两次“摩洛哥危机”。

这些危机被法国成功解决,但法国也明白必须加快殖民步伐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

于是,法国以“安境保民”为由入侵摩洛哥,顺利将摩洛哥划入自己的殖民领域。

至此,摩洛哥成为法国“保护国”。

与阿尔及利亚的边境线、法国留下的“烂摊子”

法国是摩、阿两国名义上的“宗主国”,但阿尔及利亚比摩洛哥早了上百年被殖民,因此两国的情况并不相同。

法国将阿尔及利亚看得很重,不惜在这里设置相关省区,派遣法国总督进行管理;而对摩洛哥则不是如此,摩洛哥的阿拉维王朝依旧被保留,国家官员也悉数保留下来。

至于最重要的边界线问题,因为两国都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拥有对边境线的最终决定权。

法国将原属于摩洛哥的200平方公里领土划给了阿尔及利亚,摩洛哥虽然不服,但也只能接受。

此外,法国因为利益交换,又把摩洛哥北部与南部转让给西班牙,历史上偌大的摩洛哥再次缩小。

最重要的是,与阿尔及利亚的边境线始终没有被完全确定。

不管是法国还是西班牙,关于两国的边境线都采取了沿用历史的态度,只进行了很小的修改。

这也为此后两国之间的冲突埋下隐患。

但摩洛哥从没有放弃争取自由的机会,这个机会在二战结束时到来了。

彼时的法国因为二战损失惨重,已经无力维持对殖民地的统治,对摩洛哥,法国很快就选择放弃。

1956年,摩洛哥正式取得主权独立。

但对阿尔及利亚,法国却不愿像摩洛哥那样直接放弃。

如前文所说,法国将阿视为“海外省”,进行了大量移民。

阿尔及利亚也是法国在非洲影响力的保障,因此法国一直不愿意承认阿尔及利亚独立。

然而,阿尔及利亚人民也开始起来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争取国家独立。

这场战争从1954年打到1962年,打了8年的时间。

法国再也坚持不住,只能选择放弃阿尔及利亚的统治。

经历了几百年的统治,阿尔及利亚终于再度独立起来。

但很快,它就又遇到了独立后的第一个问题,还是那个历史问题——与摩洛哥的边境线。

几乎在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同时,摩洛哥派兵占领了当年被法国划给阿尔及利亚的地区。

不仅如此,摩洛哥国内的激进党派甚至提出了恢复“大摩洛哥”的想法,希望将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马里、阿尔及利亚西部地区统统收回统治。

但事情已经过去那么多年,各地区的民族早就对摩洛哥没有半点归属心。

至于阿尔及利亚虽然刚刚独立,但人家不管是人口还是疆域都不差摩洛哥,又怎么可能臣服?

于是,两国之间关系因为那不确定的边境线爆发冲突。

尤其是在冷战期间,双方更是爆发了“沙地之战”,阿尔及利亚将摩洛哥的挑衅视为对领土和主权的侵犯。

刚刚从殖民统治中独立出来的阿尔及利亚人民,极为珍视主权和国家的领土安全,因此寸步不让。

而这种思想核心,也是阿尔及利亚历任领导人的领导核心。

至于摩洛哥,除了东面与阿尔及利亚有边境问题,在南面也与“西撒哈拉”同样有着领土争端。

“西撒哈拉”就是上文提到的被西班牙统治的摩洛哥南部地区。

在独立运动中,西撒哈拉也取得独立,成为自由之地。

但当地的居民也开始有建立独立王国的想法,并组成了“西撒哈拉人民阵线”,开始与摩洛哥争夺西撒哈拉的独立。

至此,摩洛哥边境除了最初确定的与阿尔及利亚的一小段,其余各段都是模糊的。

以前是因为撒哈拉沙漠荒无人烟,如今则是因为两国互不相认。

而这段边境线,从地图上看高达90%。

90%边境线未确定,这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情况。

边境线的不确定,也导致了两国关系的不稳定。

“分分合合”、两国关系前景

从“沙地之战”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就一直不稳定。

“沙地之战”严重影响了地区和平与稳定,因此非洲联盟与联合国等组织都曾介入调停。

在联合国的介入下,双方握手言和,建立外交关系。

但很快,两国又因为分属不同阵营而再起争端。

阿尔及利亚与苏联亲近,而摩洛哥则与美国亲近,双方关系再度变得剑拔弩张——这种关系并没有因为苏联解体,冷战结束而结束。

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铆足了劲,搞经济建设,但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

比如,阿尔及利亚所讲的摩洛哥进行的“敌对行动”,就是两国矛盾的具象化。

阿尔及利亚所说的“敌对行动”,外界普遍分析为四件事:

阿方认为摩洛哥安全部门对阿官员和公民的手机实行了软件监控;阿北部卡比利亚地区的火灾是摩洛哥的恶意纵火;摩洛哥在联合国的外交官挑唆阿国内族裔矛盾;

四、摩洛哥与以色列交好。

其中第四条,更是让阿尔及利亚感到深深的不安。

阿尔及利亚与以色列是宿敌,在70年代阿拉伯国家针对以色列的共同行动中,阿尔及利亚也参与其中,与以色列结下不可缓解的矛盾。

这也导致摩洛哥与以色列关系较好时,阿尔及利亚就陷入左右夹击的境况。

因此,一旦摩洛哥与以色列释放友好信号,阿尔及利亚就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那么,这两个国家谁的实力更强、是西北非的霸主?

从产值来看,截至2020年,阿尔及利亚有国土面积238万平方公里,人口4500万,GDP则为1680亿美元。

而摩洛哥国土只有45.6万平方公里、同时期人口有3650万,GDP为1327亿美元。

从这些数据看,阿尔及利亚似乎各方面都占优,应该稳坐“霸主”之位才对。

但从军事上来分析则不然。

阿尔及利亚正规军有15.1万,而摩洛哥则有20万。

而且摩洛哥与美国交好,可以得到美国的军事支援,而阿尔及利亚在冷战时倚靠的苏联则已经解体。

这也导致两国从军事上来算,摩洛哥更胜一筹。

当然,评论一个国家实力强弱,不只是纸面上的东西,还包括国内人民的凝聚力问题。

阿尔及利亚国内自独立以来,一直推行革命精神,他们崇尚自由、民主、推行不结盟。

国内民众在数十年革命教育下更是对自由、独立看得很重。

这无疑增强了阿尔及利亚国内的军民凝聚力。

反观摩洛哥则不然。

摩洛哥当年并没有遭到完全殖民,民众虽然也闹独立,但至今保留阿拉维王朝统治,更是被国外许多评论家说成“封建”、落后。

这样一个国家,凝聚力自然相对差一点。

因此,“谁是真正的西北非霸主?”这个问题只能是见仁见智。

小结:

进入后疫情时代,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的关系又变得剑拔弩张。

但就像一句话说的“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

同样,没有永远的仇怨,两国的前路,还是需要走向共同的利益。

而两国交好,也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这是大势所趋。

至于前路如何,就看两国的领导人如何把握了。

参考资料:

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断交风波再起 王金岩 世界态势

悬而未决的西撒哈拉争端 余建华 沈跃萍

摩洛哥的民族解放斗争 南开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明星

电影